点击更换验证码
您好,欢迎您进入指南针全赢决策服务中心。您正在查阅的栏目是
早:震荡趋窄 面临方向选择

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09-23   查看: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 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往后看,我们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来源:财联社

 

【吴清: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去年出台新“国九条”,证监会又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来源:财联社

 

【吴清: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 吸引更多源头活水】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来源:财联社

 

【吴清: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坚持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来源:财联社

 

【吴清: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昨日沪深主要股指呈现高开震荡、窄幅整理的走势,成交量明显萎缩。活跃市值冲高回落、小幅下跌,资金整体进场积极性有待提升。

 

    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股指围绕近期调整低点窄幅震荡,连续收出“十字星”,市场连续调整之后,多空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多空资金仓位总体仍是下降的态势,加上成交量的总体萎缩,短期资金进场积极性较前期有一定的降低,盘中多方对3800点整数关口和13日成本均线有一定的防守力度,指数继续维持3800-3900点的区间震荡走势。从优化布林线中轨来看,目前股指仍在中轨下方运行,波段趋势尚未完全扭转。同时,该指标处于加速收口状态,意味着市场近期可能会面临方向选择的走势。短期市场的窄幅震荡和多空平衡状态,一方面股指已经连续调整,做空动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另一方面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市场会聚焦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即将召开,由于去年924高层政策的大转向和8月份经济数据下滑的现实,资金对政策的预期再度升温,高层会议能否有超预期的增量政策定调成为短线资金进场积极性的重要指引。从板块结构来看:消费、地产产业链和周期性板块走势较为疲弱,进一步验证前期流动性推升的行情走势告一段落,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关注度在提升,而经济基本面的逻辑更多是依靠增量政策的抬升。叠加中秋国庆假期的临近,在重要政策定调没有明朗之前,股指维持窄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从0Z指数走势来看:该指数继续围绕中、短期成本均线窄幅震荡,量能明显萎缩,全市场下跌个股家数稍多于上涨个股家数,多空资金仓位小幅增加,净流入393.03亿元,对比上海市场的资金流向来看,资金对中小市值的科技成长板块操作相对积极。技术走势上,下方无穷成本均线对股指有一定的支撑,上方近期高点有明显的压力。目前股指运行在筹码密集峰位置,8月底以来的筹码稳定性不高,在多空资金没有大幅流入的背景下,指数会继续维持横向震荡的走势。从短期结构牛(大盘)指标来看,马股比例65%左右,总体维持高位横盘状态;牛股比例小幅下降至20%以下,熊股数量小幅抬升至16%左右,部分强势股处于风险释放阶段,短线弱势个股数量增加,意味着部分个股风险小幅抬升。同时,优化布林线指标收口加速,短期可能会迎来变盘走势,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资金流向,顺势操作。当前应继续采取稳健的操作策略,总仓位控制在六成左右,底仓持股为主,浮动仓位应根据短线或波段决策信号做好止盈操作,剩余资金等待低吸机会出现后再操作。

 

    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中31个板块资金净流入,39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进场积极性提升不明显。其中元件、电子半导体、计算机应用、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专用设备、证券保险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旅游餐饮、汽车制造及服务、百货零售、医疗器械与服务、普通有色、传媒服务、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消费相关的餐饮、汽车、百货、食品等板块,有色化工等周期类板块,以及地产产业链等板块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元件、半导体、金融科技、消费电子等科技成长类板块上。总体上看,和经济基本面相关的周期类、消费类板块走势疲弱;资金主要局部活跃在前期的科技成长等主线概念,以及政策消息驱动的题材股上。市场整体成交量萎缩,盘面难以出现普涨局面,新走强的热点整体上涨持续性有待观察。由于国庆中秋假期临近,市场整体观望情绪会增加,目前市场关注点在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政策定调上,如果政策超预,周期类和消费类板块机会可能会增加;如果政策低于预期对周期、消费类板块仍有承压,制约市场整体的积极性,科技制造风格仍然会相对占优。在流动性推升的行情走势告一段落之后,接下来上市公司将进入三季报业绩预告和披露阶段,市场对于业绩的关注度会提升,前期大幅炒作的高估值、绩差股会面临业绩的考验,也会制约短期热点的活跃空间和持续性。当前选股应采取稳健策略,并做好底仓和浮动仓位的应对,底仓应继续侧重于基本面和长线资金维度,重点配置业绩稳定增长、高股息价值蓝筹,以及业绩高增长、低估值的成长白马股,尤其是主力控盘度连续增加、有牛机构、牛私募进场的个股。短线可以从技术和政策维度出发,对于前期热点板块和热点品种出现明显的超跌走势,或者在重要支撑位置主力资金明显进场回补的方向择机关注,但是仍要降低盈利预期,以快进快出为主。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 

举报